中教数据库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文章详情

汉语史研究要重视语体差异

更新时间:2023-05-28

【摘要】语料的语体分析,现代汉语学界已经越来越重视,而在汉语史领域则这一意识还不强,需要引起汉语史研究者的正视。本文列举四个实例来说明在汉语词汇史和语法史研究中注意历史文献语体差异的重要性。(1)"硬"语义场的历史演变。认为汉语口语中"硬"语义场可能一直是一个贫乏系统或准贫乏系统,至多是"中等系统→贫乏系统",而没有存在过丰富系统。中古近代汉语时期语义场成员多达9-10个,只是一种表象。(2)先秦-南北朝"躺卧"语义场的演变。认为"躺卧"概念域不存在"寝(先秦)-卧(西汉)-寝(东汉)-卧(魏晋南北朝)"的循环演变,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是语料选择不当。东汉口语中表达"躺卧"义也是用"卧"而不是"寝",《太平经》和《道行般若经》等更接近口语的语料可以证明这一点。所以实际的演变应该是"寝-卧-卧-卧"。(3)"V于/在L"和"VL"结构的交替演变。认为汉语史上究竟是否存在过"V于/在L"和"VL"两种结构的"交替演变",根据袁健惠(2017)的论证是无从确定的,因为该文在词项和语料的选择以及论证方法等方面都存在问题。用这个个案来证明"语言中并非所有的演变都是单向性的,也存在循环演变",缺乏说服力。(4)"唯……是……"式句的语体差异。认为许嘉璐(1983)研究上古汉语"唯……是……"式句所得出的三点结论正确可信,使我们对"唯……是……"式句的性质及其使用的时代差异和语体差异有了比以往深刻、准确得多的认识,并且给人以方法论的启示,堪称语体分析的佳作。

【关键词】

10 2页 免费

发表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已发布 0条)

点亮你的头像 秀出你的观点

0/500
以上留言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不代表中教立场
相关文献

推荐期刊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1570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0866号